/>
浙江网 >> 浙江网时尚 >> 奢华 >> 正文

《京剧》被指奢华有余,史实不清

2013/6/15 10:46:00   浙江网   城市网

  央视八集纪录片《京剧》已经在央视一套播放结束,但网络上的争议声却并没有平息。自首集播出后,就立即被诟病解说词说教气浓,明显的史实错漏更是激起了戏迷和学者的集体“炮轰”。早报记者就此电话连线了中国戏曲学院戏研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柴俊为说,纪录片《京剧》有三个硬伤;一、撰稿人对京剧整体认知出现偏颇;二、大制作的奢靡之风让该片不接地气;三、分集叙事史实不清、杂乱无章,虽然出发点为弘扬国粹,但显然忽视了纪实片的最大功能——真实性。

  嫁接、扭曲的“文艺”京剧

  《京剧》是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力推传统文化的大制作,片中多次运用高速摄影、再现镜头,画面精致考究。该片导演蒋樾曾这样定义《京剧》,“这是一部试图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纪录片。”但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在看完后含蓄地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它只是一个‘文艺片’。”

  对于片中“43岁的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这样的史实性错误,柴俊为说,这些错误已经无法一一细数,但他认为,片中最突出的就是沿袭电影《梅兰芳》的虚构历史,编造梅兰芳打败谭鑫培的谣言,把谭鑫培当作“旧”的象征,为了说明旧时代旧偶像的倒塌,说谭鑫培“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再用梅兰芳首次到沪演出的事嫁接过来搞对比,以显示所谓新生力量的“号召力”。“实际上,这两次演出一点关系也没有。”柴俊为强调说,纪录片不能为了推销庸俗进化论所谓“社会史角度”,就对历史事件恣意扭曲、隐瞒、嫁接。

  对于京剧迷们的批评意见,该片导演蒋樾认为,在史实方面,所有的文案都交给京剧方面的专家看过和讨论过,整个过程十分严谨。但柴俊为回应说,“听到这种解说词,我们仍然忍不住要问一句:这是什么样专家讨论出来的?梅兰芳是在喜连成搭过班,这种搭班实际上就是借台参加实践而已。至于梅兰芳在闯关东演出中红起来的说法更是闻所未闻的新闻。”

  柴俊为在采访中谈到,该片溯京剧之源也存在着两个盲点:其一、“班是徽班,调是汉调”才是京剧之为京剧的关键,反而去讲卢胜奎编“三国戏”之类实属本末倒置;二是不知道昆腔与京剧血浓于水的关系,不知道昆曲不仅是京剧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灵魂,反而把它当对立面,落入新旧对立庸俗进化论的旧套。所谓“溯源”实际上根本没有找到、甚至不知道“源”是什么。

  杂乱无章,主题不清

  戏曲界京昆之争由来已久,但所谓 “京昆不分家”就是说京剧运用了昆曲中大量的剧目,例如京剧《游园惊梦》便是借鉴同名昆曲而来,而京剧中的大部分武戏也都取自昆曲。对此蒋樾回应说,京剧产生的原因的确和昆曲的衰落有很大关系,从导演组的内心来说,并没有“踩昆曲”的意思。

  而分集叙事杂乱无章、主题不清也成为了戏迷们集中的“吐槽点”。柴俊为作了举例,“第三集讲的是京剧的传承,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印象,仍不免几乎把‘打’夸张成了‘传承’的关键词,未免偏颇。而讲京剧的传承,只讲科班(及改良科班戏校)是严重的偏颇。京剧教育传承的三条道路:科班、私寓、个人授徒是并行不悖的,都有贡献和成就。只提科班,不是昧于历史,就是故意割裂历史。”而在最后一集中,草草收场的结尾也并没有提及建国后关于京剧改造后对艺人的生活影响以及“样板戏”的形成与发展。

  过于追求场面导致失实

  虽然骂声一片,但也有观众觉得,现在戏迷纠正的这些错,初接触京剧的人都不会注意到,只要让人喜欢上京剧,这就是成功。但唯一遗憾的是,把京剧抬这么高,赋予这么多含义,会让年轻观众产生距离感,这与京剧进校园的努力方向是相反的。

  柴俊为表示,纪录片《京剧》用纪实的方式、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谈论京剧从古代向现代转变无可厚非。但他认为,《京剧》出现了三个致命伤;第一,写稿子的人对京剧历史的整体认知出现偏颇,导致史实不清,张冠李戴。第二,大制作衍生出的奢华之风让京剧不接地气,看似拍出了京剧之傲骨,但缺少血肉,难免被人诟病。第三,分集的叙事方式杂乱无序,以偏概全,让看过的人似懂非懂。对此,有网友也曾吐槽说,“解说词里大量的也许、或许、大概,难道就不能确定了再来告诉我们吗?”

  对于京剧这个题材,早在2005年由张元监制、蒋樾导演的京剧历史纪录片《粉墨春秋》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好评。此片以京剧为线索,除了对一些艺术家、学者、票友的采访外,还奔赴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寻找历史影像资料。其中有梅兰芳先生在美国演出记录,还有梅先生到俄罗斯演出时,著名电影大师爱森斯坦为他拍摄的影像资料、鲁迅先生同梅兰芳先生联系的照片等等。片中也没有回避“文革”那段历史,讲述了革命样板戏和一些京剧艺术家遭受迫害的历史。而《京剧》却拔高立意为先,所有的话都由旁白说出,受访者则成了陪衬背书。对此,柴俊为对记者强调,“《京剧》为什么会让人大失所望,这也和机制有关,什么都要气派大,拍出来的东西往往过于奢华,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弘扬国粹,但却忽视了纪录片的本质——真实性。”

E-Mail:nihao@foxmail.com 爆料QQ:165687462 全国热线:400-664-0084
Copyright© 2017 浙江网 www.zje.net 版权所有 All.
粤ICP备14047004号